1945年8月9日,苏联红军正式发动了向中国东北的进攻。此时,日本探险队在东北地区发生的“集体自杀”事件,成为了当时一种令人震惊的惨烈场景,仿佛在历史的画卷中刻下了血与泪的印记。
以黑龙江鸡西市的麻山地区为例,日本的“开拓团”遭到了苏联军队的围攻,最终陷入绝境。回想那个时刻,数百名团员在绝望中被迫选择自杀,战斗到了最后的五百多人只能迎来惨痛的结局,倖存的只剩下七人。在位于黑龙江兰西县的另一个“开拓团”,在团长的命令下,不惜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,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。
但这样的自杀行为真的都是自愿的吗?倖存者王桂英曾说道,“中国人没有来害我们,反而差点是我们的同胞对我们下手”。这个“集体自杀”的悲剧,实则是一场日本人在国家失败后,为了不被敌人俘获而进行的大规模绝望选择。
为了理解这个悲剧的根源,我们需要关注“拓荒者”这一概念。日本在对华侵略过程中,组建了一支旨在占领中国东北土地的军队,开展了大规模的军事殖民活动。
展开剩余77%自1905年日俄战争后,日本逐步策划进入东北。1914年,从辽宁金州的爱川村开始,日本大批迁移来自长野等地的人,这便是“开拓团”的形成迹象。1931年“九一八”事变后,侵略者在东北的行动愈发猖獗,他们满怀野心,坚信日本的“力量”来自连绵不绝的人口,有计划地向东北增兵。
1932年10月,首批“开拓团”在吉林成立,组成了一支432人、配备来福枪和一门机关枪的队伍。在“开拓团”成立后,参与的日本移民每人获得了一片25亩的土地和充足的生活支持。1937年之前,日本已经在中国东北设立了15个先遣团和96个移民基地,数以万计的日本穷人加入了扩张的队伍,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。到1945年日本投降之时,东北地区已吸纳了超过31万“开拓团”的成员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当时的“伪满洲国”,日本人享受到的优待政策如种子、土地、水源和信贷支持等,都是由满洲国给予的,他们居住的地方甚至具备先进的基础设施与医疗设备,实在是犹如“国中之国”。而这一切的繁荣,实则是建立在无数东北人民的血泪之上。
日本人在1966年撰写的《满洲开拓史》中,将这些拓荒者称之为“锨部队”,直白来说,就是一把工具,标志着日本对于中国的侵略与掠夺。在“开拓团”成立之前,各位团长都曾接受过在哈尔滨进行的“洗脑”教育,接受的是来自军方的严苛训练。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的“开拓团”,无不表现出强烈的侵略欲望。
在长达十四年的占领中,“开拓团”已然形成了一种屡禁不止的习惯,无论是在生活中,还是在对待中国农民的态度上,都表现出了强烈的侵略性。1941年5月,黑龙江虎林县的日本探险队为了一棵树,竟然开枪射击农民,导致八人不幸遇难;《屯垦队月报》更是记录了“开拓团”的系列暴行,包括抢劫和强奸等恶劣行为。在他们眼中,东北的每一处土地都充斥着无法无天的气息。
这种暴力横行的局面,反映了“开拓团”的强横与无耻,他们常常通过低价“收购”或直接用武力拉拢土地,冷酷尔无情。以1943年为例,黑龙江的卧龙山区,数千名农民不得不流离失所,因为他们的家园已被“开拓者”强占。而到1941年,“开拓团”已经掠夺了超过两千万亩的土地。
面对东北人民的苦难与牺牲,“开拓团”在生产上却为日本提供了数百万吨的粮食,成为其侵略战争的支柱之一。
最终,正是“开拓团”这一概念,使得苏联军队在进攻东北时遭受了重创。因为他们的指挥官多为不愿妥协的顽固军人,随着战局的严峻,他们反而将自己的成员拖入绝境,哪怕是包括老人和孩子。为了逃避失利,他们竟然选择了残忍的自杀方式。自1945年8月起,一波又一波的“集体自杀”接连上演。
在一些顽固求生的“开拓团”中,勃利市的三千名成员发起抵抗,但却遭到苏联部队的全歼。更令人发笑的是,自称为自卫的“关东军”,此时却弃械而逃,留下“开拓团”独自面对命运的审判。
“开拓团”的历史,记录了那些豺狼般的日本侵略者的罪行与最终的悲惨结局。对于他们而言,正是他们的侵略与残暴导致了自己走向了无尽的绝望与毁灭。
发布于:天津市金富宝配资-股配资网站-在线股票炒股配资-靠谱的实盘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